昆山地處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東鄰上海,西接蘇州,是江蘇的"東大門",浦東的"連接站"。
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創辦于1985年,1991年1月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列為省重點開發區,1992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國家級開發區。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建設,昆山開發區已基本形成一個具有現代化氣息的綜合園區。
投資環境日臻完善。昆山開發區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嚴格實施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區域環境。二十幾年來,先后投入140多億元資金,用于交通、電訊、供水、能源等基礎設施,基本實現了"七通一平"。區內主次干道線200多公里,均為混凝土路面,與312國道、滬寧高速公路、虹橋國際機場路、滬寧鐵路線相連接,交通十分便捷。并做到集中供熱供氣,區內沒有煙囪,氣化率78%,綠化覆蓋率41.6%,飲用水達到國家二級水標準。還創辦了國際學校,新建了友誼醫院,設立了外商公寓。同時建立了完善的配套服務機構,成立了外資企業服務中心,開通了陸路口岸通關點,構筑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招商引資成果豐碩。開發區視項目開發為生命線,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截至2006年底,累計引進外資項目1300個,投資總額170億美元,合同外資109億美元,實際到帳資金59億美元,在全國54個國家級開發區中名列前茅。來開發區投資合作的有日本、韓國、歐美、臺灣等41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引進項目呈規模大、獨資多、層次高、技術新的特點。進區項目平均投資規模1250萬美元,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430個,高新技術項目占總數的40%。世界500強有20家在開發區興辦項目。
區域經濟健康發展。截止到2006年底,開發區完成工業產值3277億元,出口創匯220.7億美元,財政收入120億元,在全市經濟發展中龍頭作用明顯。已開工投產的600家外商投資企業,完成的工業產值占開發區總量的90%以上,出口創匯的98%。共吸納員工22.7萬人,安置了一批企業富余人員和下崗待業職工,為社會穩定做出了一大貢獻。
輻射帶動成效明顯。開發區自1992年在兵希鎮創辦第一個配套小區至今,已先后建成10個鄉鎮工業配套小區,幫助引進外資項目150多個,投資總額15億美元,初步形成了陸家橡膠、化纖,張浦新型材料,兵希高檔家具,蓬朗"三車"零配件,新鎮電子元器件,錦溪服裝加工等各具特色的專業配套小區。在外相配套協作過程中,開發區發揮外資企業集中的優勢,以國際名牌產品為龍頭,組織和引導區內外國有、集體、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與外資企業攀親結眷,配套生產,促進了產品結構的合理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