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博客之父”方興東,近日他撰文稱“公職人員應禁用蘋果手機”,引起很大反響。 IC 資料
日前撰文稱“公職人員應禁用蘋果手機”的中國“博客之父”方興東,28日對澎湃新聞表示,他之所以提出這樣的看法,是從國家網絡信息安全的角度綜合考慮,“目的不是封閉,也不是走極端”。而且禁用也要有所區分,不該搞“一刀切”。
據媒體報道,美國蘋果公司日前承認公司可以通過電腦中獲取iPhone用戶的短信、通訊錄和照片等個人數據。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蘋果公司第一次因涉嫌暴露用戶個人隱私而卷入麻煩。本月初,中國中央電視臺曾曝光蘋果手機可搜集記錄用戶位置。報道中揭示,蘋果手機可詳細記錄用戶位置和移動軌跡,并記錄在未加密數據庫中。斯諾登也曾在去年披露,蘋果手機故意設計電池拔不出,因此即使關機也照樣定位發情報,可以調閱手機里面的信息。
曾發起中國第一個博客平臺“博客中國”、被譽為中國“博客之父”的方興東,28日在《環球時報》刊文稱,公職人員應禁用蘋果手機。
生于1969年的方興東,2002年將blog引入中國,開始了博客在中國的全面啟蒙,也推動了web2.0時代的到來。他還是浙江傳媒學院互聯網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
方興東在這篇文章中指出,蘋果公司這次終于承認,該公司員工可以通過一項未曾公開的技術獲取iPhone用戶的短信、通訊錄和照片等個人數據。這次事件從行業規范和法律角度,都存在嚴重問題。政府不能再坐視不管,應該讓蘋果給予最充分的說明和解釋,同時可以要求黨政軍以及重要關鍵基礎設施的人員,禁止使用蘋果。最終,推進中國自主可控的國產手機操作系統,才是長治久安的對策。
澎湃新聞28日聯系到方興東,他本人對寫作這篇文章的初衷,以及中國網絡信息安全的現狀等進行了解答。
方興東解釋說,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公職人員應該禁用蘋果手機。他之所以提出這樣的看法,“目的不是封閉,也不是走極端”。這里面有成本和風險的綜合考慮。而且要區別對待,在安全性要求比較高的崗位,需要個人做出一定舍棄。而且“部級領導和普通的職員,重要性肯定不一樣”,還是要先解決重要、緊迫的,不要“一刀切”。
他同時希望,未來出臺的網絡信息安全法律制度,能夠對國內國外的企業一視同仁,把所有公司都管起來。網絡安全信息立法,涉及個人、企業和政府的邊界,要有基本的原則和框架,“政府也不是無邊界的,也應該有相對的制約”。
對話方興東
澎湃新聞:你之前也曾寫過關于手機安全的文章,那時候還沒有提公職人員禁用蘋果,為什么現在會這樣提出來?
方興東:我們的策略還是要有禮有節。以前每次蘋果出了漏洞,輕描淡寫發個聲明,能否認就否認。這次披露的東西是很嚴重的。你叫后門也好端口也好,應該得到用戶授權,起碼用戶有選擇的權利。但是目前用戶是根本不知道的。我覺得手機安全問題不解決,是個巨大的隱患。起碼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公職人員應該禁用蘋果手機。
蘋果的手機系統是封閉的。安卓系統起碼是開源的,你可以打補丁、加防守也好,雖然也不能說絕對安全,措施總是可以找到的。
澎湃新聞:你從什么時候開始關注手機安全問題?
方興東:大概是2008年、2009年iphone崛起的時候。大家當時發現手機最核心的技術還是掌控在國外手中。目前也沒有相關的制度來進行這方面的安全防范。公職人員禁用,起碼可以讓蘋果比較嚴肅對待這個問題,拿出令人信服的解決辦法。
澎湃新聞: 你所說的公職人員,其中包括黨政軍和“重要關鍵基礎設施的人員”,這個范圍如何界定?
方興東:對國民社會生活有重大影響的行業,比如民航、交通、能源、廣電。這些行業一旦出現問題,老百姓生活就會受到影響。
澎湃新聞:你認為公職人員工作和業余時間都不能用蘋果手機嗎?
方興東:對。你不用蘋果手機,用安卓基本上也不會有太大差異和影響。畢竟你作為公職人員,很多時候,你的工作和生活很難分開。
澎湃新聞:目前我們國家還沒有專門的網絡信息安全法律,你希望這個建議以什么形式來下達?
方興東:肯定是法規。應該是兩部吧,一部是主要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角度的法,另外一部是維護個人信息、隱私保護的法律。目前看涉及公共安全的法律可能會優先一點。
澎湃新聞:非公職人員使用蘋果手機,你認為是否對國家安全也造成一定威脅?需不需要采取措施?
方興東:對,但緊急和重要程度沒有公職人員高。非公職人員用蘋果手機,還是由個人把握吧。如果他覺得自己的手機有非常敏感的信息,也不應該使用。最終還是需要相關法律來細化,生產廠商能夠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應該有一些和國際對接的規則。
澎湃新聞:除了禁用,還有沒有其他辦法,比如和蘋果公司達成相關的協議?
方興東:可以啊,我覺得如果中國所有蘋果手機的系統數據更新、傳送,能夠在中國境內完成,那也可以。信息流動可以有效監控,源代碼可以托管,在中國境內,通過第三方機構能夠把控這個,那就可以。
澎湃新聞:有報道稱,俄羅斯要求蘋果等互聯網巨頭只能將用戶的個人數據信息儲存在本地。國內也有學者提出這樣的建議,你覺得類似的辦法可行嗎?
方興東:對,但這個辦法還是得分輕重緩解,重要的,比如骨干網路由器我覺得應該這么做。還是要把層次分出來,先揀最重要的解決。從源代碼到編譯,到每個版本升級,都要在中國國內的實驗室或者政府監督的實驗室完成,不要在美國編譯完了拿過來。要有第三方公立機構能證明這個方案是可靠的。
澎湃新聞:使用國產手機操作系統會不會也有安全問題,包括個人隱私安全方面?
方興東:用國產操作系統的話,在國內,政府讓企業配合他們肯定配合。但是你讓蘋果來配合,這里面很復雜,從法律和政治角度沒有可操作性。政府從國家安全角度考慮,可以在黨政軍官員這些領域采取相應措施。
我們目前主要聚焦在蘋果,但未來建立制度一定要能管住所有企業。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企業,這才是一個合理的制度。希望未來出臺的法律能夠一視同仁,把所有公司都管起來。
澎湃新聞:從技術角度看,國產手機操作系統和蘋果等國外廠商的差距還有多大?
方興東:目前國內手機操作系統,還是基于安卓的源代碼,自己再進行二次開發。但是因為一直沒有一個市場切入點,所以形不成產業鏈。現在公職人員的市場如果能夠讓出來,有了這個支點以后,就有可能慢慢進入更大的市場。這個市場雖然不是很大,但如果用得好,也可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澎湃新聞:你覺得公職人員這個市場大概占多大比例?
方興東:公務員起碼幾千萬有的吧。公職人員也不一定指所有公職人員,可以區分一下。
澎湃新聞:你的意思是不是所有公職人員都需要禁用嗎?
方興東:對。比如部級領導和普通的職員,重要性肯定不一樣。還是要先區分,先解決重要、緊迫的,不要“一刀切”。
澎湃新聞:你文章中所說的,要吸取國產手機操作系統過去十多年的慘痛教訓,指的是什么?
方興東:過去我們國產操作系統都是基于 “863” 、“985”這樣的項目,主體是國有企業,在科研上受到支持。但政府的支持方式也不太可取,錢基本是打了水漂,結果很不理想。我覺得從機制上還是要改變下,政府的錢,要起到的是引導和激勵的作用。
模式上還是要創新,圍繞中國市場,從模式上、技術上,讓能力比較強、有互聯網基因的企業沖在前面,比如華為這樣的公司,應該讓他們來完成。
澎湃新聞:中國即將推出的網絡安全審查機制,會不會對蘋果這些國外公司起到限制作用?
方興東:我覺得安全審查這塊,肯定是需要的。但目前也比較敏感,對產品的審查還是要分層次。而且,對國內國外廠商要一視同仁,國內廠商也要源代碼托管。這個制度建立,對策要和國際通行做法比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