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6日,塞爾維亞同時舉行全國議會和貝爾格萊德市議會選舉。塞爾維亞前進黨聯盟分別以48.8%和47.3%的得票率獲勝。2014年4月27日,塞爾維亞前進黨聯盟聯合伏伊伏丁那匈牙利人聯盟(議會選舉得票率2.2%)并邀請塞爾維亞社會黨聯盟組成塞新一屆政府,并于當日宣誓就職,前進黨主席阿萊克桑達爾·武契奇任總理。
塞新政府上臺后,經濟發展與改革便被擺在首要位置。新任總理武契奇在施政方針中指出,在經濟方面要完成最重要的三項工作:一是經濟改革,推動制定相關改革法案,消除腐敗,吸引投資,建立良好市場環境。二是通過鼓勵中小企業發展、削減公共管理部門人員促進私營部門發展。三是鞏固財政,開源節流,使政府有更多資金創造新的就業,促進教育、醫療衛生和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新政府計劃用兩到三年時間完成上述工作,使塞成為巴爾干和整個東南歐地區最繁榮及最有活力的經濟體。
塞關于經濟改革的施政方針在提出伊始便得到了國內及各國政府的廣泛支持。半年多來,塞新政府通過實際行動履行就職時的承諾,相關振興國家經濟的法案與措施陸續提出:
2014年8月13日,塞新私有化法正式生效,8月15日,塞爾維亞私有化局發表公開聲明,宣布出售502家國有企業,號召有興趣的國內外投資者對其進行私有化投資。按照塞新私有化法規定,國有企業私有化的最后期限為2015年12月31日。對于屆時仍未完成私有化的國有企業,將依法進行破產及清算程序。
2014年11月1日,根據議會通過的塞2014年財政預算修訂提案,塞削減公共部門工資和退休金相關法律正式開始執行。根據法律,公共部門人員月工資及退休金不超過25000第納爾(約265美元)的,將不予削減;超過25000第納爾不滿40000第納爾(約425美元)的,將削減超出部分的22%;超過40000第納爾的,將削減超出部分的25%。此舉雖導致相關公共部門人員的罷工抗議等反應,但武契奇呼吁塞爾維亞民眾對政府的相關舉措予以理解并保持耐心,這是目前塞擺脫經濟困境的唯一方法。
2014年11月20日,塞爾維亞政府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布雙方結束了持續半個月的談判,達成一項為期3年、金額10億歐元的預警安排協議。該協議將由雙方履行內部審批手續后,于2015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根據與IMF協議,IMF將在3年內有條件向塞政府提供10億歐元低息貸款,是塞在IMF所占份額的2倍,同時要求塞政府未來三年削減占塞GDP 4-4.25%的財政支出,約13-14億歐元,其中包括4億歐元薪資和養老金支出,以控制公共債務增長。IMF根據雙方商定的指標每季度對塞方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其中包括維持宏觀經濟穩定措施、財政執行情況等內容。
塞新政府一系列振興經濟舉措的實施,彰顯了該屆政府為擺脫經濟困境,實現國家經濟穩定繁榮發展的決心和力度。同時,政府也得到了國內廣泛的支持,根據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塞前進黨及其黨首武契奇支持率達46.7%,遙遙領先于其他政黨。武契奇表示,塞政府不管面臨任何艱難險阻,都將一如既往推進改革,實現塞經濟恢復和長期發展。預計塞2014年GDP下降0.5%-1%,2015年經濟狀況仍然困難,2016年開始好轉,2017年將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