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速預計2015年將降至7.1%,2017年降至6.9%,表明中國正進入增速放慢但更加平衡和可持續的增長軌道。昨天,世界銀行發布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對中國經濟走勢進行分析和預測。
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和《簡報》主要作者司克禮表示:“從短期來說,中國經濟增長減速意味著政府在結構調整和為解決金融脆弱性所做的政策努力方面正在取得進展。從中期來說,這些努力有助于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逐漸轉型,從制造業轉向服務業,從投資轉向消費,從出口轉向內需。”
對中國經濟進行定期評估的《中國經濟簡報》指出,政府降低信貸增速、抑制影子銀行和限制地方政府債務的政策已導致房地產等行業的投資增速減慢。為防止經濟增長降幅過大,中國政府還推出了一系列有限的定向刺激措施。
報告認為,中國的經濟結構正在緩慢地發生變化。一方面,經濟活動繼續受到重工業產能過剩的制約,導致出口增長減速和對非傳統融資的監管收緊。房地產市場繼續低迷,由于存量過剩而導致大部分城市房價疲軟。另一方面,服務業持續表現強勁,尤其是銀行、保險等先進服務業。近年來消費增長略快于投資增長。
事實上,世行對中國經濟的預測還不算太悲觀,目前不少機構預計今年中國的GDP增速會跌到7%以下。大華銀行高級經濟師全德健預測2015年第二季度GDP整體增速同比值為6.8%,低于2015年第一季度的7.0%,全年增速預計為6.8%,遠低于去年的7.4%。中金公司最新報告也指出,預計下半年貨幣政策仍將處于寬松軌道,財政政策將加大支持經濟增長的力度。有效貸款利率的持續下降,以及房地產需求的進一步回暖,將有望帶動經濟年底前迎來周期性溫和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