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上海江浙同鄉會
提到“上海”這兩個字,沒有人不知道,但是在印度尼西亞上海人的發展情況又是如何呢?
上海是傳奇的、浪漫的、非常新潮的一個城市,19世紀開始,歐洲勢力滲入此地,西方與東方的文化沖擊在這里發酵,上海成為電影和小說的最佳背景,一幕幕凄美動人的故事在此上演。如今,帝國瓦解了,上海繁榮依舊,摩登而且充滿現代化,是中國最西化、最繁華的商業大城。
根據今年已80多歲的殷梅麗鄉賢敘述,1941年,她從上海來到印度尼西亞,雖然當初印度尼西亞上海江浙同鄉會還沒有正式成立,但旅椰的上海鄉親們早就開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最初是多位來自江浙一帶的老一輩鄉親,經常協助在移民局遇到困難的上海鄉親解決問題。
直至她認識幾位居住在雅加達西區阿森卡一帶某家旅館里的鄉親后,才知道印度尼西亞江浙公會已經成立。同鄉們在生活上、居住上或找工作時有任何困難,公會就有人會出面協助處理。當時的幾位上海熱心人士,包括:殷家駿、龔呈祥、朱楨、朱昌織、陳景福、曹祥根哥哥、邵康青、尹進魁等。
江浙公會的成立
殷梅麗稱,其實印度尼西亞江浙公會大約成立于1937年至1938年間,當時尚未稱為印度尼西亞上海江浙同鄉會。1945年印度尼西亞宣布獨立后,已故錢錫恩鄉賢開始正式籌組印度尼西亞江浙公會。1960年上海江浙公會新會所終于在雅加達中區GunungSahari4No.42舉行落成典禮。1962年至1965年之間該公會曾辦過幼兒園,約有60名的兒童就讀,并由3位老師任教。
起初由尹進魁鄉賢任會長,繼任者為凌則剛鄉賢。在凌則剛鄉賢擔任會長期間,受局勢影響,使當時的同鄉會成員全部分散,大家各奔東西,上海江浙鄉親們的各種活動可以說全面停止。錢錫恩偕眷與其它鄉親相繼離開印度尼西亞前往香港,有的回中國,也有的留下來。當時所有華校被封閉,包括位于雅加達中區GunungSahari4No.42的印度尼西亞江浙公會會所也最后被政府接管。
公會成立的主要宗旨
當時成立該公會的主要宗旨:凡有上海江浙鄉親之子女要舉辦結婚典禮或聚餐,就在公會會所舉行。當時公會的會務發展相當成功,如今該公會已成為印度尼西亞政府的一個慈善機構。
1992年王亦明鄉賢任會長,
隨著華族地位的提高和華文教育的解禁,印度尼西亞各地的華人團體又如雨后春筍紛紛拔地而起。印度尼西亞江浙公會的再生亦是最近幾年之事,但斷層達三十多年的印度尼西亞華文教育,使新一代的華族子弟對中華的歷史地理文化等概念,基本是一無所知,甚至連“江浙”涵蓋哪些城市也不知道,只有對北京、上海等中國主要的大城市,尚還有些印象。
2000年至2002年由邵平如鄉賢擔任會長。2002年至2004年由高陽明鄉賢繼任會長。高陽明鄉賢任期屆滿后,由泗水YayasanPendidikandanPengajaranIndonesia(YPPI)輔導委員會副主席兼屬下泗水智星大學(UniversitasWidyaKartikaSurabaya)校長及“辦得事”牌(Bantex)文具廠董事長應耐吾鄉賢榮任會長直到現在。后來經會長應耐吾和全體理監事的同意下,“印度尼西亞江浙公會”遂改名為“印度尼西亞上海江浙同鄉會”。
應耐吾會長當時向薛允剛參贊報告印度尼西亞上海江浙同鄉會成立的宗旨及今后主要的工作計劃,并誠摯地邀請薛允剛參贊蒞臨參加2006年2月3日,在雅加達中區GunungSahariHotelGolden大廳舉行的春節團拜聯歡晚會。
薛允剛參贊表示
薛允剛參贊在會晤中向應耐吾會長表示,雖然目前加入印度尼西亞上海江浙同鄉會的鄉親還不算多,但希望成立了印度尼西亞上海江浙同鄉會能夠聯絡與團結鄉親,并希望上海鄉親能為印度尼西亞社會作出更多工作與貢獻。同時也能夠促進與中國上海在經濟、貿易、社會、文化、教育等領域的發展關系。
印度尼西亞上海江浙同鄉會在會長應耐吾及全體理監事的領導下,以及高志雄和高志強兩位鄉賢的熱心與慷慨贊助下,把他們在雅加達西區Jl.KopiNo.54辦公室后面約300平方公尺之地,借給上海江浙鄉親們作為“印度尼西亞上海江浙同鄉會”新會所,并于2006年5月25日舉行新會所落成慶典。
應耐吾表示:目前已正式登記的鄉親們,包括在雅加達、萬隆、泗水約有300余名。希望有了該組織,鄉親們能更進一步加強交流和聯絡,增進同鄉之間情誼與團結,特別是在社會關系、友誼、人道精神、文化、體育及商業等活動。
印度尼西亞上海江浙同鄉會每年都在春節及中秋佳節期間,舉辦鄉親聚餐聯歡會。同鄉會也積極參與慈善活動。2006年在秘書長高志雄鄉賢率領下,前往萬登省丹格朗市Jl.SewanKongsiRawaKucing區Mekarsari鄉村的西灣崇德廟(ViharaMahaBudhi),為當地貧民分發310包大米等多項社會福利活動。
此外,同鄉會每月星期五舉辦一次銀會,逢星期一下午在會所舉行舞蹈聚會,以及進行社會福利工作,歡迎鄉親們踴躍參與此三項活動。
上海江浙鄉親們自始至今多數定居在印度尼西亞各大城市,如:雅加達、泗水、萬隆、日惹、梭羅等。鄉親初時來到印度尼西亞后,多數從事教育事業,后來也開設古董店、洗衣店、眼鏡店、書店及紡織廠等。
培養年輕一輩接班人
印度尼西亞上海江浙同鄉會會長應耐吾對該會在日后推展表示,希望能培養出年輕一輩的鄉親成為接班人,更希望該同鄉會在下一屆全體理事的領導下,上海江浙鄉親們的互助精神能薪火相傳,繼續發揚上海鄉親們一向具有的崇高品德。
最后,祝愿印度尼西亞上海江浙同鄉會前途無限美好。希望更多的印度尼西亞上海江浙同鄉們加入“印度尼西亞上海江浙同鄉會”這個大家庭中,團結互助,共同邁向更美好的明天。
印度尼西亞上海江浙同鄉會理監事名單:
監事:吳大會、繆鑫??、
名譽顧問:殷梅麗、張龔惠珍、袁福慶
理事會會長:應耐吾
副會長:高陽明、高志雄
總秘書:高志雄(兼)
秘書:薛倩薇
經貿:高志雄(兼)
財政:錢裕銘、邵平如
國際:高陽明(兼)
公關:朱祖蔭
福利:王吉華、曹嘉生、呂如麗、陳敏
文教:張家康
文娛:陳月娟
會所地址:Jl.KopiNo.54JakartABarat
秘書處:Jl.RayaBaratBoulevardBlokI.C.6/23,KelapaGadingPermai,Jakarta
電話:021-4507929、4507930
聯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