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茶館遍布城鄉,是市民和農民休憩聚會場所。他們在這里一面喝茶會熟人,一面聽社會新聞和經濟信息,“領市面”。有些農民將出售的農副產品置于店前。有些茶館外圍是茶室,里面常聚賭。除喝茶外,尚有人在此下棋、斗鳥、看相、算命、賣唱等,也有人在此談生意,調解糾紛。舊時一般糾紛,往往到茶館由地方頭面人物主持解決,即前述“吃講茶”。建國后嚴禁賭博,茶館之賭臺匿跡,但近年賭風又有復燃之勢。l985年全市茶館達18l家。近幾年嘉興城區賓館、酒家開設早茶,農民和城鎮退休職工仍喜歡老式茶館。參見本志《商業供銷合作》篇。
城市居民大多喜飲綠茶,農民、手工業勞動者喜飲紅茶。民間也有不少自制茶,如以飯糍炒焦沖入開水為“飯檄茶”,取嫩竹葉芯泡茶為“竹芯湯”,以杭白菊泡茶為“菊花茶”。酒有黃酒、燒酒、啤酒、米酒等。主要飲黃酒,米酒為農家自釀自用,稱“甜白酒”,口味香甜醇厚。80年代以來,也有的以雪碧、可口可樂等飲料代酒。
民國時期,人多飲紹酒。酒店十有八九經營紹興黃酒,俗稱“紹酒店”,有些酒店備有座位,售豆腐干、五香豆等,供客在堂飲酒。80年代以來,飲食業驟興,個體經營者甚多,供應酒萊面飯。也有集體、國營經營的裝潢趨向豪華,稱“酒家”,不叫飯店,飯店反成為旅館的別稱。酒家內設酒柜、車廂座、雅室,菜肴以粵菜的生猛海鮮為號召,一席酒饌動輒數百元,為一般工薪階層所駭聞。又有以音樂歌舞侑酒者,名為“卡拉OK”。國營賓館、飯店,則以承辦結婚簇席為主。城市、鄉鎮之小酒店、飲食店,早市亦供應酒菜,因傳統有飲早酒習俗。